[个人简介]
俞安澜,女,汉族,1996年7月出生,共青团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014级学生。曾获校长奖学金、企业奖学金;IEEE ASICON最佳学生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东大好青年、东南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6篇(3篇第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2篇第三作者),投稿SCI论文一篇(第一作者);受理发明专利2项。
安然做事 笑对波澜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俞安澜
学术科研的接力赛
IEEE ASICON 2017 Excellent Student Paper Award
发表文章:Efficient SOR-Based Detection and Architecture for Large-Scale MIMO Uplink,第一作者,发表于IEEE APCCAS 2016
发表文章:An improved SOR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for Large-Scale MIMO Uplink,第一作者,发表于ISIPS 2016
发表文章:Iterative SOR Detection and Decoding for LDPC Coded Massive MIMO Systems,第一作者,发表于IEEE WCSP 2017
发表文章:Graph-Merged Detection and Decoding for Polar Coded MIMO Systems,第三作者,发表于IEEE WCSP 2017
发表文章:Uniform Belief Propagation Processor for Massive MIMO Detectors and GF(2^n) LDPC Decoders,第二作者,发表于IEEE ASICON 2017
接收文章:Reconfigurable Decoder for LDPC and Polar Codes,第三作者,发表于IEEE ISCAS 2018
专利:“基于SOR的LDPC译码方法及系统”,NO.CN201710122279.4,张川,俞安澜,景树森,尤肖虎
专利:“基于SOR算法的大规模MIMO线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NO.CN201610929675.3,张川,俞安澜,尤肖虎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
社会的发展是由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推动的,就像接力赛。身为移动通信事业的接班人,东南大学信息学院的同学们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奋力向前发展5G事业。
带着对移动通信的好奇以及对科研的向往,大一的我主动申请加入张川老师的课题组,开始了科研之路。从此便开始了 “5G背景下大规模MIMO线性检测”的相关研究。为了弥补缺乏的专业知识,我阅读了大量的教材,研究了无数的论文。就这样,当同学们还在学习数字电路的时候,大二上的我在数字通信和MIMO检测方面已经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我也化理论为实践,自学MATLAB完成了上行链信号检测仿真平台搭建。三年来尽管学业繁重,我一直坚持科研,目前已发表6篇论文,投稿1篇SCI论文。
此外,在多次参加海内外学术、企业会议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进步。从紧张地说不出来话到在众多业内知名学者面前用流利的英语展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我已然成长为一个自信、有想法的青年学者。
对于我来说,科研之路就像是接力赛,每一段新的旅程都要有新的努力。在东大的科研之路或许即将按下暂停键,但是我的科研之路却未停止。接下来的5年,接力棒将交接到理海大学,也将在理海大学完成下一棒的旅程,争取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
田径赛场的中长跑
东南大学第56届运动会女子甲组800米金牌、200米银牌、4*100米接力铜牌
东南大学第57届运动会女子甲组800米金牌、1500米铜牌、4*100米接力铜牌
东南大学第58届运动会女子甲组400米金牌
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双人花球丙组冠军
2017年全国啦啦操精英赛集体花球冠军
江苏省第十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啦啦操总分第二名
江苏省大学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乙组集体技巧啦啦操自选动作第一名;
江苏省大学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赛乙组啦啦操花球规定第三名;
全国啦啦操等级规定套路花球五级、技巧四级、街舞四级
在其他小朋友还在学习竞赛、英语的年纪,我却肩负着学校以及教练对她的期望,以塑胶跑道为伴,在操场度过了5年的体育生涯。5年破茧成蝶的蜕变让我得到了专业队伍教练的青睐,曾试图劝导我加入专业体育的道。然而我不愿就这样在跑道上度过一生,期待更精彩更优秀的生活。于是我选择了高考,最终来到了东南大学。可是东南大学并不是我体育生涯的终结,事实证明,这是展现我真正实力的另一个舞台。上了大学的我依旧坚持体育锻炼。操场、健身房、篮球场、舞蹈房时常活跃着我的身影。我作为信息学院的主力军坚持参加了每一届校运会,以三金一银三铜平均每届校运会独揽20分的成绩为学院争光。
2015年,我第一次加入东南大学啦啦操校队。从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队伍到省赛的最高领奖台,汗水、伤病都见证了一支年轻队伍的蜕变。2016-2017学年,在教练杨文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开启了新的一轮训练。我和校队的其他成员们度过了没有午睡没有周末的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17年底,我们在参加的全国、省级的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绩。带着对啦啦操的热爱,我还成为了东南大学啦啦操俱乐部副主席。上任后,我自己组织了一支表演队伍,带领队员们活跃在东大各种大大小小的舞台上。为了发扬啦啦操文化,我还策划并举办了东南大学啦啦操达标通级赛,邀请了很多CCA的专业裁判作为评委,吸引了很多有能力的人来参加,获得了不俗的反响。
志愿公益的马拉松
2017年度“东大好青年”
2015-2016年度东南大学校长奖学金
2017年度江苏省省级优秀学生干部
2014-2015年度东南大学“三好学生”
2015-2016年度东南大学“三好学生”
2015年度东南大学“五四表彰”优秀团员
2015-2016年度东南大学学生团体联合会“优秀干部”
我与南京的缘分从2014年夏天开始,我成为了一名青奥会志愿者。第一次做志愿工作的我在青奥服务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服务大家的快乐,也更加坚定了服务的信念,立志今后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青奥会后我成为了团支部书记,服务支部同学。通过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040144团支部大一的P值位列全系第一名。在体育方面也领先其他支部,取得了新生运动会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带着将信息发展成体育大院的目标,我成为了学院学生会体育活动中心主任。上任后改革了信息学院院队制度。新制度实行效果显著,在2016-2017学年联盟杯的比赛中,信息学院拿到了多项冠军并获得了总积分第二的好成绩,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除此之外,为了积极响应“三走”、充分建设学院体育文化,我还提出在学院微信平台“东大信息”开设体育活动专栏——信动体育,全面建设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大院的目标可能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我希望从我开始,这个目标离信息学院越来越近。
2017年全球未来网络峰会,我又一次踏上了志愿者的旅程,成为了一名VIP接待志愿者,负责接待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先生。获得了于英涛先生的认可以及正式的感谢信。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WAWC学术交流会中,我还接待了来自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美国工程院院士Biing-Hwang Juang教授、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美国工程院院士Jose Moura教授、来自台湾大学的IEEE院士廖婉君教授等多位国外知名学者,在几日的交流中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更加坚定了努力科研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大学的生活很充实丰富,但如何在学习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是一件困难的事,虽然课余生活丰富,我却依旧重视课堂上下的学习。从大一到大四,我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并在大四激烈的竞争后获得了保研面试资格推荐。所学大部分课程都在90分以上,很多课程得到满绩,并获得课程奖。
不管是学习还是服务、公益都是伴随着人生旅程不能停止的事业,就像马拉松,虽然步速不快,但细水长流。
[师长点评]
俞安澜同学全面发展,在各方面做出了优异的表率。俞安澜同学大一进入本人课题组,从大一零基础做起。共发表6篇论文。数次在国际会议上作口头报告,是本科生科研的典范。同时在体育、 、志愿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是东大学生学习的楷模。